印染行业近日交出2023年一季度“成绩单”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3年一季度,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为124.91亿米,同比减少0.27%;营业收入为653.36亿元,同比降低4.18%;利润总额为11.93亿元,同比减少36.67%。
由此可见,印染行业开年以来承受的增长压力着实不小。那么,印染企业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如何?何时能迎来“触底反弹”的转机呢?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3年1~3月,规模以上印染企业营业收入653.36亿元,同比降低4.18%,降幅较1~2月收窄5.35个百分点;实现利润总额11.93亿元,同比减少36.67%,降幅较1~2月收窄52.62个百分点;销售利润率1.83%,同比降低1.07个百分点,为近年较低水平。1732家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亏损户数为787户,亏损面45.44%,同比扩大6.62个百分点;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4.61亿元,同比增长44.13%。一季度,印染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延续下滑态势,行业盈利压力依然突出,行业亏损面仍处于高位,但3月份行业经济效益呈现改善迹象。
但其实,在今年二月,印染行业还迎来过一波涨价潮。
“涨”声一片
中下游市场传统的“金三银四”行情还未到来,但一些面料企业已经陆续接到染费涨价的通知单。
宣布染费涨价的企业,既有浙江华德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、浙江金亨印染有限公司、恒生印染有限公司这样的知名企业,也有浙江秀洲、桐乡,福建长乐、石狮等地的印染集群地的企业。
2月14日,汕头市佳美印染公司发布公告,决定从2月15日起,对所有布种加工费上调500元/吨,功能助剂类产品及油光布的加工费在此基础上往上调1000元/吨。
2月6日,鹏图纺织有限公司发布公告,从当日起,窄幅面料染费上调至9500元/吨,有光意大利绒、斜纹面料染费上调至7500元/吨。
2月2日,浙江省恒生印染有限公司发布公告,从2月6日起,荷兰绒宽幅面料染费上调至8500元/吨,仿棉绒色拉毛面料染费上调至6000元/吨,其他特殊工艺面料染费价格调整另行具体商定。
2月1日,浙江华德利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发布公告,自2月6日起,染色加工费在原有的价格基础上往上调1500元/吨,特殊工艺外价格同比例上调。
《中国纺织报》记者梳理发现,在涨价时间上,大部分企业都集中在2月初到中旬,也有企业宣布从1月底开始涨价。在涨价幅度上,最高涨价至1万元/吨,部分夏季产品类(冰丝等)涨价至9000元/吨。
大部分调价通知单都指出,由于染化料及蒸汽、电费等能源价格不断上浮,人工工资逐年上涨,环保、安全等投入越来越大,印染企业已难以维持微利经营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2年1-12月,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25.26亿元,同比增长4.42%,实现利润总额132.7亿元,同比降低16.49%。
“这两年蒸汽价格上涨尤为明显。”广东汕头地区的一家企业负责人坦言,公司每月用汽2000多吨,仅这一项成本的增加,每年就要多支出100多万元。这对不少印染企业来说显然是笔不小的开支。
价格上涨仍亏损不断
来自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的一季度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也显示,1732家规上企业中亏损企业达787家,亏损面超45%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一季度,印染行业出口虽然呈现一定的韧性,主要印染产品出口在上年同期较高基数的基础上仍保持增长,但出口单价下降较为明显,反映出当前行业出口竞争加剧。
中国海关数据显示,1-3月,印染8大类产品出口数量为80.08亿米,同比增长11.6%,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.5个百分点;出口金额为78.53亿美元,同比增长2.25%,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2.64个百分点;出口平均单价为0.98美元/米,同比降低8.38%,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7.84个百分点。
究其原因,业内人士分析指出,受复杂的国际形势影响,一季度全球纺织品服装需求疲软,市场订单大幅减少,印染行业产能无法有效发挥,生产成本难以向下游传递。加之天然气、电力、蒸汽等能源价格上涨,生产成本大幅增加,进一步压缩了印染业务的利润空间,导致企业经营利润受到影响。
中国印染行业竞争状态总结:市场较为分散,竞争激烈
从五力竞争模型角度分析,印染产品在颜色、图案等方面上满足消费者对印染纺织品的感官需求,具有很高的性价比,异种产品替代威胁较小;同种产品中,印染产品将朝着智能化、功能化及环保化的方向发展,技术更新将加快,同种产品替代威胁较大。
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胚布、染料、印染助剂等企业,整体而言上游议价能力适中。印染行业企业数量众多,市场集中度较低,且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,下游购买者对印染企业的选择较多,转换成本相对较小。
下游议价能力较强。由于环保、耗能等原因,目前国内相关监管部门对印染行业的进入进行了严格监管,形成了较高的政策壁垒;除此之外,印染行业也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。印染行业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,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,市场较为分散,竞争激烈。
文章来源: 中国纺织报,前瞻网,印染学习与交流
